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專文介紹 撰文/沈鴻元,愛樂電台「台北爵士夜」主持人
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專文介紹 撰文/沈鴻元,愛樂電台「台北爵士夜」主持人

二戰後的日本,由於整個國家被戰勝國美國託管,故五零年代後的日本在文化上受到美國極大影響。音樂部份,大量的美國駐軍需要美國音樂的慰勞,故當時的「流行音樂」,也就是爵士樂,大量進入日本,連帶影響許多日本當時的年輕音樂家,開始學習爵士樂的概念。這也就是為什麼整個亞洲爵士樂根底最紮實的地方是日本,最早出現世界級爵士樂手的亞洲國家也是日本。

這該怎麼說?拜戰亂之賜?!

台灣爵士樂手的實力,近幾年來急起直追,不過仍與日本有著明顯的差距。但這差距並不在「演奏實力」上,而在於「格局」。舉例說明,筆者手中有許多爵士樂唱片收藏,其中有張歌手Johnny Hartman的唱片,西元1972年錄製,專輯裡除了Hartman之外,全部是日本音樂家,包括七零年代深受矚目的小號手日野晧正〈Terumasa Hino〉等等。仔細看,原來是日本人邀請Hartman去東京錄音發唱片,然後請日本當時最有潛力的音樂家為他伴奏。這樣一來,全世界喜歡Hartman的歌迷們,都能藉此聽到日本爵士樂手的實力!

另一張是薩克斯風天王Sonny Rollins的唱片,西元1973年9月30日在東京的現場音樂會錄音。Rollins帶著自己的樂團前往表演,但邀請了日本在地的優秀吉他手增尾好秋〈Yoshiaki Masuo〉同台。增尾好秋的優異表現,讓他後來成為Rollins樂團的班底,巡迴表演長達三年!

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往往能看得更遠!日本人在三、四十年前便明白這個道理,藉著國外巨星的加持,讓本土樂手走向國際。同樣的邏輯當然可以〈也應該〉在台灣複製,可惜過去的動作並不積極,依舊落後日本卅年。

所幸,這幾年狀況好多了!國家兩廳院十多年來持續舉辦「夏日爵士派對」,邀請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爵士大師來台演出,讓國內音樂家們能夠近距離親眼見識世界級高手的實力。與此同時,許多年輕音樂家負笈海外,將國外爵士樂的第一手資訊帶回國內,甚至把國外最好的音樂家也一併打包帶回!小號手魏廣晧就是最顯著的例子,他隻身前往紐約求學,回台後貢獻所學,近幾年藉著「夏日爵士派對」舉辦爵士音樂營,邀請國內外最優秀的爵士音樂家組成堅強師資〈包括薩克斯風大師Antonio Hart與葛萊美小號名家Michael Philip Mossman〉,讓更年輕一輩的學子們能學習到最正統且直接的爵士概念。

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的邏輯即在此!教學之外,魏廣晧與國內其他頂尖樂手,加上享譽國際的Antonio Hart與Michael Philip Mossman,今年特別為夏日爵士派對組團演出。這就像當年日本人會特別邀請Johnny Hartman或Sonny Rollins來日本表演的道理一模一樣,讓自己人與世界級高手合作,才是躍上國際舞台的最佳捷徑!我們的步伐也許慢了人家幾十年,但可喜的是,已經走上正確的方向!

Antonio Hart與Michael Philip Mossman這幾年成了台灣之友,年年都來台灣與學子分享他們的音樂經驗,這必須感謝兩廳院與魏廣晧的牽線。但是,千萬別存著「見多了便不稀奇」的心態,這兩位音樂家的江湖地位,都是一個人便足以扛下整場夏日爵士派對廳內售票演出的等級呢!更何況,今年的演出另邀請了活化石等級的老牌爵士鼓手Jimmy Cobb助陣,簡直是夢幻組合!〈說到Cobb,您府上很可有收藏一張被譽為史上最佳爵士唱片的「泛藍調調」《Kind of Blue》專輯,裡面替Miles Davis打鼓的鼓手就是他!〉

照道理講,這篇文字應該把重點放在Jimmy Cobb、Antonio Hart與Michael Philip Mossman這三位國際頂尖大師的吹捧才對,但筆者卻刻意淡化處理。因為真正的重點在於「台灣樂手站在世界級樂手的肩膀上」這件事,就像文前提到日本人當年的做法一樣,對於台灣的爵士樂來說,這才是正確的方向,也是最好的機會!往後面多想個幾年,也許不久後Jimmy Cobb發新專輯時,裡面的小號手正是魏廣晧?!Antonio Hart世界巡迴演出時,樂團裡的鋼琴手是許郁瑛、吉他手是廖志銘、鼓手是黃瑞豐?!唉呦,光想到這點就興奮起來了!
瀏覽數